2023年1月7日,“智行中国”系列论坛第三期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发展新机遇”为主题,邀请20余位人工智能领军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高校学者,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研究前沿与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思考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等发展新机遇。本次线上论坛通过多个线上平台共同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次达66.91万。


本次论坛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指导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百度公司、京东集团、钢铁侠科技、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支持。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主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栾宗涛副司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刘成林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李少远副理事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1673256703648015.png


栾宗涛副司长在致辞中强调: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引领。这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栾司长希望论坛对交叉学科内涵、交叉学科边界和处理好学科之间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1673256721110238.pn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刘成林副理事长在致辞中提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一直重视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工作。2010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开始论证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7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时任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领导下,联合20所国家一级学会、50所高校和100位专家组织论证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论证报告》。目前,加大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能够对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中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为更高质量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实现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统一。


1673256735129852.png


中国自动化学会李少远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讲到: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在很多学校进行了前期的探索,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以及其他学会的共同推动下,围绕着智能科学与技术这样一个新的学科目录,就如何建设好、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方面,共同开展一些工作。


1673256752143726.png


大会报告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涛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主持。


1673256770714757.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德毅院士发表题为《人 工 智 能 看 教 育——答图灵:机器能够思维吗?》的主旨报告。李德毅院士表示,人类智能始于语言,人工智能始于文字,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是发明了教育,智能植根于教育,教育让人类智能的发展从“现在进行时”变为“现在完成时”。智能机器里的物质和能量是物理层面的真实存在,结构和时间是认知层面的抽象思维。结构和时间寄生在物质和能量上,构成硬构体;机器中信息是大量的软构体,体现了精神世界,可以寄生在硬构体或者其他软构体之上,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可自举和自我复用,始终至少存在下一个时间周期,使得机器能再去“想”,其秩序显示出维持自身思维和产生有序事件的能力,人的思维和机器的思维在数学上是同构的,在物理上是同源的,都赖负熵为生。这样一来,物质和信息没有鸿沟,科技和人文不再二元,这就回答了图灵 “机器能够思维吗?”的天问。智能机器的诞生冲击教育的全方位、全要素,从教“书”,演进到教“学”,再进一步演进到教“育”。智能时代教育的精髓是培育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思维的本质是抽象、联想和交互,机器亦然。机器用软构体延伸和拓展了人的思维,不但拥有记忆智能和计算智能,把人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还拥有具身交互智能,更重要的是,机器可以暴力思维,人和机器互教互学,优势互补,形成迭代的智能。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全人类的面前,读书改变一个人,教育改变全人类,让我们迎接这场学习的革命!


1673256791521803.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司库、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杨卫院士发表题为《交叉科学——无尽的前沿》的主旨报告。他从交叉学科的学理、实操、案例三个章节对交叉学科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学科发展的经纬结构、学科空间和交叉学科的衍生过程,从交叉学科部的组织、文化、领域覆盖和矩阵式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出发,论述了如何跳出传统单一学科理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束缚。通过交叉力学领域介质交叉、层次交叉、刚柔交叉和质智交叉四大交叉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交叉学科的实践和发展。


1673256806935553.pn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院士发表题为《人工智能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近十年来,再度兴起的人工智能展现出“头雁效应”,通过与各行各业的交叉融合,赋能万业,深刻地改变时代。建议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着眼当下的同时,也应当以长远的眼光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早谋篇布局、抢占先机。面对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提出是否有新的计算范式带来颠覆式的算力革命的问题,面对应用任务日益复杂的算法需求,是否能够以生物智能启发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面对人与机器日益深入的交互融合,如何能够让人工智能真正拓展人类智能、服务于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围绕人工智能的交叉特性,为未来培养合格的人工智能交叉研究、应用和治理人才?戴琼海院士围绕以上主要问题、重大变革和潜在契机,分享了对前沿研究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1673256827827974.png


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教授发表题为《智能科技:交叉学科与学科交叉》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了“发展交叉学科的要义是回归科学的整体性”、“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是一个交叉学科群”和“学科交叉比交叉学科更重要”三个观点,并对其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深度剖析。他寄语学生要有志气,不能只为了得一个好分数、不能只为了能够推研,也不能只为了能够拿到一份好的工作,要有志向才能增强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要成为一个“会学”的人走向社会,才能真正跟上这个社会科学技术发展。


1673256847223722.png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发表题为《从人工智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到交叉学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产生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生产力,为社会不断赋能,在诸多行业和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制定了诸多战略方针,发展人工智能,引领人工智能。焦李成教授回顾了人工智能及其核心技术的内涵与发展,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变革和存在的挑战,紧接着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到交叉学科的特性展开讨论,最后给出了未来的一些思考。


1673256859927420.png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郑南宁院士发表题为《智能机器的行为与信任》的主旨报告,他从智能学科内涵发展的问题驱动的角度联系到未来应该注重哪些研究,从机器行为研究与自动驾驶、AI系统的信任与基本要素两个主题进行了阐述。他提出对机器行为和信任的研究,它不仅应该是透明的,它也需要能够解释自身,还要考虑到社会价值观、道德和以道德为基础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人工智能系统适当地信任、负责任的使用尤为关键,过多甚至盲目的信任,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甚至灾难。


1673256874931379.png


下午进行的论坛主旨报告分别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马楠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行院长侯彪教授主持。


1673256896136505.png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涛教授发表题为《自动化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与建设》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国内自动化学科历史底蕴深厚,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联系密切,自动化领域相关学者在智能学科非常活跃,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发展历程、国家相关战略与政策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设置方面,国内自动化领域发展智能教育思路方面,清华大学智能学科的发展过程、主要学科方向以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能学科发展与建设的相关基础和成果方面进行了详细报告。


1673256909138471.pn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发表题为《教材、课程和平台促AI+X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在线课程建设、科教创新平台智海和人工智能科普等内容,希望通过“教材、课程和平台”三位一体构建科教融合和产教协同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生态。


1673256926310474.pn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领军人才,北京大学刘宏教授发表题为《再思考:AI学科建设20年》的主旨报告,回顾了2003年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至今,二十年来全国AI学科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智能现象的生成机理与模拟机制”学科内涵与交叉属性,提出未来20年逐步形成“智能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建设发展新趋势。


1673256943431694.pn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哈工大计算学部主任兼计算机学院院长、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所所长,刘挺教授发表题为《对智能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从交叉学科、智能交叉学科的认识与哈工大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交叉和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报告。


1673256960101124.png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曾志刚教授发表题为《智能生物系统大脑-身体-环境共生体对类脑智能计算与控制发展的启示》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生物系统的进化是针对群体的优化而不是个体的强大,从任务实现的角度来看其进化结果具有鲁棒性和最优性。他认为亿万年进化出来的所有形态的生物体都具有强大的功能潜力,而个体生物体的功能其实远没有达到“硬件”的极限。即使我们没有强大的物理算力,也能借鉴生物学为机器学习提供经验,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进化使得智能生物体的次优解遍布超空间,使得个体生物通过简单试错就可以很容易达到比较满意的性能。大脑并不做精确计算,而是被设计用于分类和回忆复杂的信息集,智能生物体的学习和运动控制,可能就是存储足够多的次优解随时匹配,而不追求精准的最优反馈控制。


1673256972380400.png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方勇纯教授,发表题为 《基于强化学习的蛇形机器人步态优化与跟踪控制》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与其他机器人相比,蛇形机器人可以在狭窄管道等环境中作业,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步态优化与跟踪控制是蛇形机器人实现高效作业的关键。他基于强化学习等方法,就蛇形机器人的步态优化与控制问题展开论述,具体包括基于强化学习的步态优化方法,以及基于强化学习的蛇形机器人跟踪控制方法。


1673256990124366.png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助理兼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赵玉新教授发表题为《航海技术智能化: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航海技术是海洋运载器发展所需的共性基础性技术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快速兴起,必然对航海技术的未来产生新的认知和新的解决途径。他结合自身在海洋运载器航海技术领域的实践,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航海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对针对航海技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他的观点和思考。


1673257010128079.pn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马楠教授发表题为《智能时代基于交互认知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分为智能时代的教育特点、AI赋能教育-在交互认知中成长学习、新工科人才体系培养探索和智能交互技术产学研建设四部分,从交互认知研究领域到科学任务引领以及如何围绕专业课程建设新形态教材、在线课程、教具、教学案例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详细报告。


1673257022804952.png


华为计算产品线高校与科研人才发展部曹新方部长发表题为《产教融合,助力高校AI+学科建设》的主旨报告,他从华为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前沿技术融入高校教学体系,共同探索AI+学科的建设,助力高校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报告。


1673257036598830.png


百度高校合作部计湘婷副总监发表题为《人人皆可AI——百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践案例解读与思考》的主旨报告,她提出高校AI人才培养如何更顺滑地衔接传统产业转型的需求、培养卓越工程师,高校和企业应如何更务实地开展合作的问题。AI赋能之下,各行各业发生了新的剧变,具备新的特点,对我国AI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在AI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训实践等方面面临着教育理念更新、知识结构重塑等各类问题。她从产业视角出发,解析AI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实现路径,并结合百度AI人才培养的诸多成功案例,如松果AI菁英班、AI+X课程共建、AI微专业共建等,尝试为校企AI人才培养探索出一个更有效、更易落地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1673257050641431.png


京东集团何晓冬副总裁发表题为《致力于解决真实场景的问题,以产业助推智能科学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京东一面连接消费互联网,一面连接产业互联网,不仅拥有前沿的AI技术,更连接海量的应用场景,京东也致力于解决产业里真实的问题,通过自研+产学研生态的方式,推动AI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让各行各业享受智能技术带来的红利。报告围绕近来火热的智能人机对话与交互、AIGC等前沿课题,阐述京东自身在客服、数字人、政务、金融等领域的产业实践,同时介绍了京东在产学研方向的进展。


1673257062139001.png


美团夏华夏副总裁发表题为《生活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主旨报告,他提到美团的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而美好生活的建造需要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力量。他分享了美团在生活服务领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建设,结合美团的实践发表了开展前沿技术探索、人才培养、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观点。


1673257076370073.png


联想集团王哲鹏副总裁发表题为《人工智能推动行业智能化》的主旨报告,分享了联想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推动行业智能化领域的布局、应用和探索以及在智能汽车行业自动驾驶算法上的探索。


1673257090445206.pn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的智行中国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发展机遇”为主题的第三期论坛顺利举办。学科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全局性和技术性的影响。我们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开创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发展新机遇。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2023年01月09日


Copyright © 2010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互联网ICP备案:京ICP备06029423号-1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 100876 技术支持: 010-62283919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