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为了更好的发挥高校基金会汇聚大学资源、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桥梁和平台作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推出“更好的清华”公益系列讲堂,持续邀请清华大学专家、学者就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分享见解、答疑解惑,让更多的人以更便捷的方式,得到更专业的知识服务。8月16日(周一)晚8:00,“更好的清华”公益讲堂《戴琼海—人工智能与脑科学发展》将在线首播,详情敬请关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公众号。


讲堂预告


“上帝之眼”是如何观测的?


image.png


在本次讲堂的最新预告中,戴琼海院士介绍道:这个仪器以前国际上观测,我们比如说肿瘤细胞转移,肿瘤疾病最大的问题在哪里?第一,不知道什么时候转,不知道什么环境下转,不知道它为什么往哪里转。所以我们希望研究一个仪器,进行长时间的工作。现在国际上显微镜没办法做长时间的观测,最长十几分钟就不行了,我们这个可达10个小时、20个小时,接下来要做40个小时长时间的观测。所以这是我们为肿瘤细胞转移来做的仪器,同时也要为免疫系统。


image.png


人的免疫系统很重要,免疫系统到底怎么工作,不知道。我们所以说要研究这个。第一要有4D的成像,什么叫4D,你要有平面、要立体还有时间动态,我们这边实验室做的显微镜,都是要活体动态。免疫细胞怎么工作,那么我们就做了什么,国际上指标说上帝之眼是既能看横向的200纳米的分辨率,纵向还能看300纳米的深度的分辨率,国家没有达到这样的分辨率。说他是上帝之眼,是因为我既能看平面还能看到里面是什么。这是肿瘤转移,你看肿瘤细胞转移,它怎么透过这个细节走,因为它一点点会攻。就是血管张的时候它马上就搭着丝就会过去,趁着一瞬间就过来了,然后前后细胞之间还有关联,它会带着走能够自适应血管的变化。这个是国际上第一次看到,这是血管,绿色是肿瘤细胞。生命科学家要有了个武器,它就可以解释肿瘤细胞转移的情况。


image.png


下面你看这是免疫细胞,你会发现免疫细胞走的时候,你看留下了很多小的囊泡,看这个小囊泡,以前没看到。我们全身的免疫细胞是跟病毒细胞作战的,它是军队。作战它要多才能打,军队要多。但实际上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是有限的,那么它怎么知道病毒细胞在那,它就过去了。我们现在发现了,它每走一个地方,都留下了很多很薄的囊泡,这个囊泡干什么,病毒细胞一碰它就破了,然后这个免疫细胞囊泡和免疫细胞都连着的。然后这个囊泡一破,所以免疫细胞都过来打仗,类似我们长城的烽火台,就起这么个作用,这个也是国际上第一次看到的。


image.png



讲师简介


1629352553129955.png

戴琼海

CAAI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院长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2017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主要学术方向为人工智能(立体视觉)和计算摄像学,长期致力于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主持承担了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成功研制了多维多尺度计算摄像仪器,并有望成为脑科学和肿瘤转移研究的重要利器。分别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2021年08月14日


Copyright © 2010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互联网ICP备案:京ICP备06029423号-1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 100876 技术支持: 010-62283919

二维码